2016年11月,蛇口邮轮母港开港,邮轮经济成为深圳新的城市名片,加上去年广深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已经进入“1小时旅游圈”。
在邮轮母港70公里外的大鹏新区,是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深圳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验区。2019年,大鹏将依托自身资源和特色,充分发挥深圳和香港、深圳和惠州等区域的合作,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到:“有序推动香港、广州、深圳国际邮轮港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大湾区旅游品牌,研发具有创意的旅游产品,共同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推动旅游休闲提质升级。”
2018年,深圳全市共接待游客1.39亿人次,同比增长5.97%;旅游业总收入1609亿元,同比增长8.32%。深港文化创意论坛、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深港设计双年展……深圳在加快粤港澳文旅融合的基础上,强化三地的人才流动,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海洋旅游联通港澳走向世界
蛇口客运码头西侧,太子湾邮轮母港游人如织。这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华南地区最大邮轮母港,与珠三角四大国际口岸城市深圳、珠海、香港、澳门无缝接驳。不到上午9时,候船室传来广播:“请乘坐前往香港港澳码头的游客开始登船。”家住深圳的张先生带着妻子和10岁女儿准备登船,他们的目的地是香港迪士尼乐园。为了赶上周末的第一班船,他们前一天晚上就下榻在港口附近的一家酒店。“在网上查好了攻略,坐船到港澳码头大概1小时,再坐直通巴士到迪士尼,刚好够时间游玩。”张先生告诉记者,在船上欣赏海上风景,比坐地铁去更有度假感。
放眼望去,蛇口邮轮母港的高速客运航线向南呈放射状分布,每天十几班船来回行驶于南海上。向东南,可到达香港机场和香港港澳;向西南,可到达澳门的氹仔和外岛,到达珠海的九洲港、桂山岛、东澳岛和外伶仃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有序推动香港、广州、深圳国际邮轮港建设,进一步增加国际班轮航线,探索研究简化邮轮、游艇及旅客出入境手续。
2016年11月开港的蛇口邮轮母港于2017年12月已完成首批往返深圳、香港五艘游艇的联检工作,探索建立“定点停靠,就近联检”的新型口岸管理模式。“航线方面,除保持原有的菲律宾、越南、日本航线,今年我们还将沟通更多环球航线在深圳靠泊,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深圳招商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敬华说。
招商蛇口董事总经理许永军表示,将加快培育邮轮产业链,构建粤港澳邮轮经济圈,把深圳蛇口邮轮母港片区打造成集邮轮、旅游、金融、商贸、物流等为一体的海上综合性门户。
如果说邮轮母港开启了粤港澳油轮经济圈,那么这一切的基础便是海洋经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同时指出,促进滨海旅游业高品质发展,加快“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完善滨海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
以深圳为例,打造海洋中心城市,大鹏新区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北部的大鹏古城、较场尾、金沙湾,到南部的杨梅坑、西涌,基本形成立体化的海洋旅游生态。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深圳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验区,大鹏成为了不少香港居民周末出行的旅游目的地。从香港太子乘坐直通巴士,1小时左右便可抵达大鹏南澳。
深圳市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峰表示,大鹏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谋划好融合大湾区建设发展的路径,特别是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依托新区的资源和特色,充分发挥深圳和香港及深圳和惠州等区域的合作,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加快三地人才流动
一次偶然的机会,以色列驻广州总领事馆经济与商务领事柯雪莉第一次来到深圳。因为过境的便利性,来到香港度蜜月的她,抱着好奇心“过境来看看”。
“我被这个年轻城市的活力和文化氛围所感染,城市非常现代,有很多气氛很好的酒吧和艺术场所。”她谈到第一次来到深圳的场景,“原本计划待在香港的三天时间都花在深圳了,还觉得时间不够。”
像柯雪莉一样因为旅游的便利而喜欢上深圳的人还有很多。2018年,深圳全市共接待游客1.39亿人次,同比增长5.97%;旅游业总收入1609亿元,同比增长8.32%。其中,世界之窗、欢乐谷、东部华侨城、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等经典景区的服务不断升级,光明小镇、甘坑客家小镇等一批新增景区与时俱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大湾区旅游品牌,研发具有创意的旅游产品,共同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推动旅游休闲提质升级”。
位于深圳的央企华侨城集团将大湾区作为最重要的投资、市场、资金布局区域之一,创造性地提出“文化+旅游+城镇化”和“旅游+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模式。“华侨城华南集团已完成全省13个城市的项目拓展,基本实现大湾区及沿海地级城市全覆盖,并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助力粤东粤西成为全省新的增长极及广东滨海旅游发展。”华侨城总经理姚军说。
粤港澳的文化交流也为深圳输送了人才。在罗湖定居4年的波兰人Arnold Adamczyk是一家深圳VR科技公司负责人。这位“罗湖通”谈起最初与罗湖的渊源时说:“2012年在香港工作间隙过关来罗湖,就被这里的氛围感染,一排排小小的店铺,伙计的吆喝声,让我觉得这里很像香港的旺角。”于是,在持续奔波于深港澳三城3年之后,他选择定居罗湖并在这里成立深圳分公司。
2009年,首届深港文化创意论坛在深圳举办;2013年,首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在深圳举办;2014年9月,第一届深港设计双年展在深圳开幕;2018年3月22日,深圳中芬设计园于获得粤港澳大湾区优秀产业园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支持深圳引进世界高端创意设计资源,大力发展时尚文化产业。这些设计界的盛事成为链接粤港澳设计人才和资源的桥梁。
前沿艺穗中心的独立策展人朱德才便深有感触。这10多年来,他的设计工作一直与香港息息相关。“平时我们经常和香港的艺术机构合作策展,也会参与香港的艺术节庆,和香港澳门设计师合作的机会非常多。”朱德才说。